更换退化主动脉瓣膜采用导管技术

Translated by AI
心脏瓣膜病变是一种在当今越来越多听到的疾病,从过去常听说的心脏瓣膜漏和风湿性心脏瓣膜病,如今发现患有心脏瓣膜病变的患者越来越多。大多数是长期使用心脏瓣膜的老年人,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瓣膜自然会退化,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心脏瓣膜可能因各种慢性疾病而加速退化,比如高血压、血管内的胆固醇,以及吸烟等危险行为
及时了解心脏瓣膜病变
退化的心脏瓣膜会有脂肪、钙化或钙沉积,使心脏瓣膜变硬,失去弹性,无法完全打开或关闭。有些人的瓣膜裂缝区域会有钙沉积,导致无法打开。当瓣膜无法打开时,血液就无法充分供应心脏。随着心脏瓣膜变得更加硬化,心脏就必须更加努力地工作以泵血,心脏壁会变厚,如果不接受治疗,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
其中最危险的心脏瓣膜病变状况是主动脉瓣疾病,这是位于左下心室和主动脉之间的心脏瓣膜,负责将血液泵入全身。若瓣膜退化或无法打开关闭,血液就无法供应全身。大约3%的80岁患者开始出现心脏瓣膜异常,无论男性还是女性,但统计显示男性更多,约60%,而女性约40%
症状和警示信号
暗示心脏瓣膜无法紧密开启或关闭的症状,明显的心脏瓣膜狭窄状况包括
- 容易疲劳
- 经常感到头晕
- 每周至少胸痛2 – 3次
治疗心脏瓣膜病变
心脏瓣膜病变的状态不能通过药物治疗,因为问题是心脏瓣膜变窄。治疗的方法是必须使心脏瓣膜恢复正常。过去是通过开胸手术来替换人造心脏瓣膜,人造心脏瓣膜既有组织制成的,也有金属制成的,二者各有利弊。由金属制成的心脏瓣膜可以持续很长时间,但患者必须服用抗凝血药物,而组织瓣膜则无需使用抗凝药,但使用寿命可能不如金属瓣膜。过去无论采用哪种心脏瓣膜,都必须通过手术方式进行,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,以及世界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,对于老年人来说,因为身体状况不允许采用开胸手术,因为恢复慢
TAVI 通过导管无需手术修复或更换心脏瓣膜的技术
1985年,法国教授Alan Cribier尝试了一种通过导管插入心脏瓣膜来替换瓣膜的手术,这种技术被称为TAVI (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),无需进行大手术即可更换心脏瓣膜,这对主动脉瓣(Aortic Valve)问题的患者来说很适合。使用TAVI技术修复或更换心脏瓣膜的好处是,患者失血少,减少了不必要的麻药风险,并且不需要使用人工肺和心脏,患者可以快速从手术中恢复,多数情况下2 – 3天就可以出院,而开胸手术的患者则需要在医院恢复7 – 10天
TAVI的原理是利用一个特殊的线圈固定的组织瓣膜,可以被折叠得很小以便通过直径大约8 – 10毫米的传输系统插入一根小管中。然后通过大腿根部的动脉导入左下心室顶端的主动脉瓣位置。随后释放折叠的瓣膜,瓣膜展开,形成新的心脏瓣膜。患者会在大腿根部或左侧胸前或右侧胸上方留下小切口,这取决于安装特殊线圈的位置。目前,TAVI技术已成为不仅仅是对高风险或中等风险患者,而是心脏瓣膜狭窄患者的一种治疗选择
对于放置特殊线圈可以有多种方式,无论是通过大腿、肩部,还是通过胳膊根部的动脉,通过右侧胸部的大血管进入心脏或通过心尖的小切口,但大多数情况下,80%是通过大腿进行,因为那里的血管较大,除非患者的大腿血管过小或阻塞无法进入,那么将选择其他位置。通过导管更换心脏瓣膜的手术大约需要2小时
TAVI进行中需要注意的限制是,对于有血液感染或血流中有细菌的患者,急性心肌缺血患者,心脏中有血块的患者,心律过快患者,最近发生中风的患者因为需要使用溶血栓药物,以及那些冠状动脉狭窄并伴有症状的患者,在手术后的前3个月可能需要服用溶血栓药物,不进行剧烈运动或劳累。经过3个月的康复,患者可以正常生活,并有更好的生活质量